王牌追娱 影视 秦昊《借命而生》剧评:时代背景下的悬疑缺失

秦昊《借命而生》剧评:时代背景下的悬疑缺失

时代沦为“背景”

小说《借命而生》讲述狱警杜湘东与逃犯许文革、姚斌彬之间横跨二十年的纠葛故事。20世纪80年代,警校毕业、满怀刑警梦的杜湘东,因为没背景、没关系,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看守所,内心“憋闷”。

逃亡中的许文革隐姓埋名,后来在市场经济浪潮中,一步步成为成功商人。21世纪初,许文革自首入狱,杜湘东曾心怀怨恨报复。因为许文革的存在,就像是命运对杜湘东的讥讽。

小说当中并不存在什么“命案”,甚至也没有太多的悬疑,因为时代才是真正的主角,这起案件只是时代的一个“显影”。杜湘东与许文革二十年的纠葛,串联起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、1990年代的市场经济、以及21世纪初的全球化的资本浪潮,时代的变迁塑造了人物的命运轨迹。

人物复杂性的削减

小说里,杜湘东不是一个始终完美的角色,但他是一个堪称经典的文学形象。杜湘东的身上浓缩着198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的兴衰起伏。

特别是在越狱事件发生后的六年时间里,杜湘东的“追凶”变成一场他与自己的角力——他追捕的既是许文革,也是让自己不至于被时代碾碎的意义锚点。哪怕不被理解、甚至徒劳无功,他也不愿意放弃。

他对许文革有着隐秘的恨意——他将自己人生的失意归咎于对许文革的追凶,自己一败涂地,许文革却功成名就,残酷的落差是对他曾经所坚守的信条的摧毁。

一直到了2008年,北京奥运会前夕,许文革的工厂遭到资本市场的剿杀,他欲自杀。杜湘东及时救下他曾经最想抓住的许文革,他才真正达成与许文革的和解、与自己的和解——他们都没做错什么,他们只是躲不过时代的翻云覆雨手。

剧版的改编遗憾

来到陆川的剧版《借命而生》,时间开始于1992年,地点从北京来到了西南的山城——自然环境里的大雾成为剧中的一大特色,雾气弥漫的环境有点“迷雾剧场”的氛围,暗合了案件的扑朔迷离。

剧版《借命而生》中,案件成了主角,时代沦为一个很常规的“背景板”。多数观众并没有看过小说,他们在追剧的时候,很自然被牢牢吸引在“谁是真凶”的悬念上。

当剧版的重心不是“时代如何无形中主宰个体的命运”,而是“凶手到底是谁”,《借命而生》也就从一部关于时代的寓言,变成一个关于案件的谜题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王牌追娱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

作者: 绯闻观察员

返回顶部